关于申报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的通知

时间: 2025-04-08 来源:

各区(市)委宣传部、社科联枣庄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市直各部门(单位),各高校社科处:

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是市委赋予枣庄市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能。为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市委宣传部社科联现面向全市开展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维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实根基,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把“七个着力”重要要求落到实处,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二、申报要求

申报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紧紧围绕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要聚焦深化对这一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核心概念、创新观点、战略部署的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和专业性把思想溯源、理论阐释、学术研究、实践总结贯通起来,推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

、选题方向

1.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研究这一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基础,研究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研究其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2.“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研究。深入研究“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研究“两个结合”对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研究“第二个结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层面契合点及其实践路径。

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关系和实践价值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这一重要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研究其重大观点和重要部署之间的逻辑关联,研究其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作用。

4.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探索和历史经验,研究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研究当前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面临的挑战及因应之策。

5.世界文明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贡献研究。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及其丰富内涵,研究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独特优势,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中华文明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和贡献。

6.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研究。深入研究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关系,研究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中华文明存续、增进国家认同的价值意义和现实路径。

7.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研究。深入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研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

8.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中的问题、挑战与应对路径。

9.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径研究。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主要成就,研究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研究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

10.互联网时代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规律研究。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发展与精神文化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联网技术迭代对文化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影响,研究当前互联网条件下社会思想观念和文化产品的生成方式、传播形态、演进趋势,研究互联网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11.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深入研究学术自主自强对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方法和实践进路,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标识性概念、关键性范畴,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借鉴人类有益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关系。

12.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深入研究交流互鉴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研究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研究当今世界文明交流交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全球文明倡议的丰富内涵及实践价值,研究坚守文化主体性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之间的关系。

申请人可根据以上选题方向自行设计具体题目进行申报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从其他方向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课题申报:在枣庄工作或居住的社科工作者均可申报。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应以课题组的形式申报课题,且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不得少于3人或超过5人。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中原则上至少有1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或副县级以上行政领导。

课题研究确需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需经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具函同意后方可参与课题研究。申报人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不得将相同或相近研究内容重复申报社科项目。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所有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项目不得超过2项,违反的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一经发现取消立项资格。承担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4年省社科规划课题、2024年省市社科联研究课题未按时申报结项的,不能申报2025年度课题。

2.申报流程:课题负责人填写《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申请书,由各区(市)所在单位盖章,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经区(市)社科联同意后,统一报送枣庄市社科联各高校、市委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统一组织本系统、本单位课题申报。不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

3.课题立项:枣庄市社科联初审汇总后,会同委宣传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正式立项,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本年度研究课题拟立项10项左右。

4.课题调研:立项的课题组需开展“千名社科专家大调研”活动,结合课题实际制定调研方案、组织实地调研。调研情况作为结项佐证材料。

5.课题管理:凡在课题申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者,同一课题连续多年重复申报或交叉申报的,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当年及今后两年申报全市社科联系统各类课题的资格,并向课题申请人推荐单位和当地纪检、人社部门通报。变更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调整课题研究内容、改变成果形式等事项,需于中期检查前向市社科联提交书面申请,否则不予结项。

6.课题结项:课题研究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课题结项标准和要求请参照(附件3)。课题成果形式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结项,发放结项证书。

五、课题定位与资金支持

1.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为市厅级课题。本课题成果,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员的调研成果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聘所需业绩成果。

2.为更好发挥“社科添智赋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品牌作用,积极咨政谏言,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和助手,市社科联将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研究质量,择优给予一定资金资助。资助采取先期资助和后期资助两种方式。列入先期资助课题,给予不低于2000元资金资助。课题完成后,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形式,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肯定性批示,视课题成果转化情况,给予不低于5000元资金资助。

3.课题立项人所在单位,应积极采用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为课题研究开展给予支持保障。

六、申报时间和申报材料

1.申报截止时间:2025425日,逾期不再受理。

2.申报材料下载:请登枣庄社科网(http://www.zzskw.cn/)下载《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申请书》。   

3.申报材料报送:请按时将《申请书》(纸质版一式三份)和《申报统计表》报枣庄市社科联(薛城区新城民生路629号),电子版(标注:姓名+单位+专项)报送至邮箱:sklyyyj@163.com

人:单  冰(市社科联),联系电话:5759762

4.课题立项查询:请课题申报人及时关注“枣庄社科界”微信公众号查询课题立项信息。

附件

1.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申请书

2.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申报统计表

    3.《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48


附件:
附件.doc